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课时](高二选修)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诗词鉴赏[阅读:137次]

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课时](高二选修)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诗词鉴赏,本站还有更多关于诗词鉴赏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的文章。
正文: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意象”的把握 
“意象”就是客观事物对象(景物、山川草木等),但它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诗歌中那些对象可以被称为是“意象”呢?先看定义中的一些标准:
一、“首先意象”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二、“意象”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我们从诗歌中找到的对象,只要有作者特定的感情就一定是“意象”了吗?回答不是肯定的。我门还要告诉学生,“意象”应该具有一定的约定性,也就是说,“意象”并不是随时随地就可以产生的,它是千百年来文学家、诗人约定俗成使用的,它有一个默认的规定,超出这个规定范围,“意象”就不再是“意象”了。
要教会学生把握“意象”,我们必须反复地告诉学生“意象”这个名词,而且,“意象”本身所代表的就应该是“名词”,不要忘了,“意象”本身就是事物啊。
下面谈谈准确把握意象的几种方法。 
一、积累,是文化的第一要求
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我们在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时必须具备解读这些意象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且要在广泛的阅读中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
例:月亮
[具体分析]大概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月亮与思念有关。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心理积淀。我们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惯总在提醒我们,这应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而古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写月亮的作者:李白、李煜、苏轼、张若虚等等。这些人为了建功立业,大多在外奔波,看见月亮,难免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怀。
二、还是积累,注重特殊化。
由于历史文化积淀,还有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制约规定,某客观事物便具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义,成为特殊意象。下面举例说明。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梧桐大多表凄苦之言,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三、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诗歌对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看到一首诗歌中的对象,我们不禁应该想起作者,想起这种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精神。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具体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宋神宗时,任为宰相,积极推行新法,但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后来,被迫离职回到江宁,但仍不屈服于腐朽的压迫。这首诗是他借咏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品格的。
很多诗歌所用的事物很浅显,只要稍微加以留意、分析,让学生做个有心人,这不难解决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四、从整体写作背景入手,捕捉诗人所选对象的含义,把握意象。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题菊花》诗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中菊花的形象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与以往菊花的特有寓意不同,这就要从写作背景中去把握。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开放,不同于文人诗中孤标傲世之情,第二句以开花正值寒秋为憾事,引起不平之气,三、四句作浪漫主义想象,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由此看来,诗人选取菊花灿烂及所受不公平待遇这一层面,不再是高洁的象征,而是劳苦大众的形象写照,诗人在诗中寄寓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 
五、了解一些诗人惯用手法
有些诗歌形象经常出现在某位诗人的作品中,诗人赋予它独特内涵,如屈原笔下的兰草,陶渊明笔下的菊,周敦颐笔下的荷花便是例证。
下面以辛弃疾笔下的桃花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桃花在古典诗歌中往往象征美人,这源自于《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一位新娘。辛弃疾《鹧鸪天》中有一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此处桃李是没法作美人解的。 
朱光潜在《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中这样评析:“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的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辛词凡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最著名的是《摸鱼儿》里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以及《祝英台近》里的‘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也还是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这样通过对诗人惯常手法的分析就能准确把握诗歌意象。 
很多作者笔下的特定事物蕴涵了特定的含义,由于人不可避免的思维惯性和个人的喜好,这些诗人们也难免在不同的诗歌中不停地运用一种事物来替代自己同一种内心情感。了解一些诗人的惯用手法,这对解决“意象”问题很有帮助,毕竟我们所认识的伟大诗人并不是很多。
六、从“意境”开始,还原“意象”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如果觉得《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课时](高二选修)》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