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语文教师“不作为”行为之浅析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语文新课程[阅读:655次]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不作为”行为之浅析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语文新课程,本站还有更多关于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新课程的文章。
正文:


萧山区衙前初中 何卫江

新课程在我区实施一年了,新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教育理论,如现代教学理论,新的阅读理论,新的写作理论。应该说这些新的教学理论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是一次大解放,大促进,我们的语文教育在这些新理论的指导下,确实呈现出了一片生气勃勃的新景象。但是,在取得了很多成绩的同时,笔者却要为我们的新课程挑一挑刺。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笔者以为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借新课程的理论的幌子,在实际教学中却“不作为”。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对我们的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也是语文教师的自我放逐。笔者以为,当前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的“不作为”主要表现为:

首先,教师教学前的“不作为”,即备课过程的“不作为”。新课程要求在师生关系上有较大的调整,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而新课程认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师生关系就有了重大的改变,教师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或是简单的教练员的角色了。在新课程下,教师应该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等交流对话中的首席”。新课标同时将教师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我们以为,所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一个最主要的职能就是要做好教学的设计。即教学目标的生成与预设,教学步骤的把握和推进、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指挥、教学的成果与评价。但我们现在的一些语文教师走的却是一条“无目标”、“无预设”“无教案”的路。

笔者以为,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对新课标的误解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很多学校实施了集体备课。当然,笔者不反对良好的集体备课,好的集体备课确实能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从而取长补短,能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但有的集体备课却丧失了这样的功效,而是其他教师完全搬用了一个教师的教案,而这个教案是不经过教师自己的分析,对教材的分析,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分析,这样的教案没有对学生初始能力的评定,没有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所以这样的教案必然是脱离我们的教学实际的,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实际上的没有教案或教学设计的教学。带着这样的教学设计去进行教学,必然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不作为”。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作为”。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这一理论的进行了错误的解读,简单的认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轻视甚至是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过程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坚决不参与,一旦参与就不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了。确实,新课程下,师生关系的改变让学生中传统的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参与完成的一个情境。也就如新课标所说的,“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教师不但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要挖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深层次潜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学交往观告诉我们:教学活动中,师与生、教与学是互构互生、良性互动的,是两者之间的双向讨论、交流与沟通。所以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师生的互动显得尤其重要。

而我们的实际情况却是,我们的很多教师因为错误的解读了新课标,认为新课程就是要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全线退出,是不要教师,这样,这样的学生纯粹的自主学习,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就成为了放羊式的教学,原因就在于我们教师的“不作为”。

第三,教师教学过程中评价“不作为”。为改变传统教学的封闭性,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学目标必须是动态的,开放的,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必须是开放的,同时,新课程也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正因为这样,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对是错,我们的课堂上总是赞扬鼓掌声一片,或者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评价,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对错,或者是笼统的用“好”“很好”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的“不作为“,我们有的教师还美其名曰是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我们的评价长久这样下去,那是非常可怕的,我们的学生必然会成为没有是非观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连最基本的是非观也没有,那我以为也就丧失了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资格了。其实,作为教师,我们知道,过多的外在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太多的鼓励和奖励,已经没有了它们本身的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当然,我们以为,学生有创造性的回答我们教师一定要肯定和鼓励,但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我以为,作为教师,必须坚决的予以否定,同时要给予学生具体的意见,准确的答案。总之,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鼓励赏识”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的。

第四,教师教学以后的“不作为”。我们很多教师在一堂课结束以后,很少有对这堂课的总结,对自己教学的成功和失败一无所知。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说,“ 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笔者以为,李老师所说的“思考”就应该是反思。一个不会反思的人,只能永远生活在昨天的阴影中,永远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越来越体现新课程的影子,才能有自己的风格。在我们现在的集体备课中,我们恰恰缺少的就是我们对自己教学的反思。

最后,笔者想用别人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如果想让学生站着读书站着说话,那么教师必须首先站着读书站着说话。如果学生的“站”必须以教师跪下去为代价的话,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一定还是一个只能跪下去的人。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跪着的人能培养出站着的人来。所以,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再“不作为”,要始终牢记我们的工作是一项培养人的工作。





作者邮箱: wjhe7576@163.com
如果觉得《新课程下语文教师“不作为”行为之浅析》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