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下册)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语文学案[阅读:108次]

《现代文阅读》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下册)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语文学案,本站还有更多关于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的文章。
正文:


 【教学目标】
1、掌握现代文阅读一涉及的文体及它们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
2、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取、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一
【教学难点】
目标二
【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方法指导
1、现代文涉及的文体主要有说明文和议论文。
2、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⑴利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来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⑵利用说明顺序来理解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⑶利用关键词句来掌握说明文的核心内容。
3、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⑴利用论点和论据来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⑵利用论证来理解行文的结构。
⑶利用议论文的语言来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4、答题技巧: 记住口诀
“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实战演练一
古人的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
  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这人很了不起,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喜欢狩猎,喜欢与鸟兽打交道,谙熟鸟语兽习,把“驯养鸟兽”作为业余爱好。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熟化土地等。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    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林衡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还负责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奖罚;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调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导流山洪等。    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者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春三月,山林不登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代,最迟也在先秦。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么时候可以伐木,什么时候可以捕鱼,什么时候可以网鸟,什么时候可以逮兽……件件桩桩说得清清楚楚。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    《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这些规定,并非哪一朝代所有,而是各朝各代都以国家的法律形式诏令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    中国古人环境意识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古人崇尚自然,自给自足,不轻易杀生;二是国家颁发律令,主导环保,促进了民间的环保习惯的形成。
  1、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机构。     B.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法律。    C.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理念。     D.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意识。  2、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帝时代,虞官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又协助大禹治水。    B.林衡和川衡工作比较具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干涉。    C.中国古代的一些环保法令,体现了“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    D.古人环保意识的形成,完全建立在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基础之上。
  3、依据文本内容判断,下列不能证明“古人重视环境保护”的一项是(      )    A.为解决人口膨胀问题,西汉政府向西北迁徙了70万人,大片森林变成了农田。    B.《礼记·曲礼》中规定:大夫不得整群地猎取鸟兽,士子不得捕猎幼兽。    C.《旧唐书》中记载:凡是打渔捕猎的活动,要按照当令时节进行。    D.唐代设置了虞部郎中、员外郎等职,主要负责京城绿化等工作。

三、实战演练二
(二)阅读罗西的《请敬畏规则》一文,完成4-6题。(9分)
①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
②不遵循规则的人好像很转,其实很苦很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
③我常常站在十字路口犯傻,红灯当前,有时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而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汹涌着一车人,我可不吃眼前亏。
④可悲的是,觉得最转就是敢于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多,敢于不守规矩也是很多国人唾沫横飞吹牛的资本。
⑤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做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来阴的与规则作对。
⑥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  
⑦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著名的菲利蒲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车至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  
⑧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现代文阅读》导学案 (鄂教版九年级下册)》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