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哲学刍议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阅读:450次]

语文教育哲学刍议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的文章。
正文:



论坛精华帖:http://www.guanggao6.com.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1627


黄行福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风起云涌,语文教坛名家辈出,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显示出勃勃生机。然而近年来,曾经开风气之先的语文教学改革竟变得沉寂,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语文的瓶颈。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并非个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苦苦思考,企盼语文教坛梅开二度,语文教改的第二个春天来临。

语文教学改革成为今天的局面,语文教育工作者明确意识到:语文教育事业要继续向前发展,需要理论上的突破,需要科学的语文教育理论上的指导。而当前理论上的分歧,不可能给实践以有力的指导。于是,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语文教学是什么?语文教学干什么?现在仍然在扯皮。把语文教学看作是文学教育,看作是文化教育,看作是美学教育,看作是政治教育,看作是道德教育,看作是思想教育的议论与作法,真是说不清,道不完。”

今天,语文教学实践的发展,语文教育的一些理论已经明显暴露出指导上的无力,观念陈旧、理论滞后。比如,语文学科的性质,由50年代的政治性、思想性到80年代的工具性。虽然工具性的提出,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使语文教学摆脱了政治的附庸、斗争的工具和地位,推动了语文教育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工具性已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无法解释蕴含于其中的人的情感、个性、意志等因素的存在。于是人文性应运而生,并已成为共识。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语言不是锄头、镰刀之类纯粹供人使用的工具,它是属于人的东西,与人的心灵相沟通。然而,人文性毕竟是在交了一笔巨额学费之后的醒悟,已是亡羊补牢。更重要的是,交学费后,我们应该明白:语文教育的发展再也经不起今天种观点,明天一个口号的折腾,它必须有一个根本的支点,一块坚固的基石。这块基石就是哲学,语文教育哲学。

语文教育领域中的许多问题,都有从哲学上作一番理论抽象的必要。当前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根基不深,经验描述占了很大比重。在一些问题的论述上,常常从现象出发,规定“应该”的多,探讨“为什么”的少,未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认识。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往往各执一端,各立山头。在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上,经常是今天你有一种观点面世,明天我必有一种相反的提法提出,后天他一定会来一个综合,和和稀泥。如在学校教育改革与语文教育改革的关系问题上,有人认为学校教育改革带动语文教育改革,有人认为没有各学科的改革就不可能有学校教育的改革,语文教育改革先于学校教育改革。议论纷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未能从整体上进行辨证分析。

所以,有识之士提出,从哲学高度研究语文教育,迫在眉睫。

特级教师于漪在95年第6期《语文学习》撰文《弘扬人文,改革弊端》,提出语文教育“怎样定位”的问题。

湖南李海林94年在第4期《语文学习》上发表《椭园形------语文教育研究形态描述》一文,认为当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中,实践论研究膨胀,本体论、工具论研究薄弱。并尖锐指出,语文教育的本体论研究中,第一缺乏理论深度,在重复前人的研究;“第二缺乏理论勇气”,“打不起旗号,建立不起完整的理论体系”,“有价值的闪现着智慧的局部观点、看法、主张和思考,基本上处于散兵游勇自生自灭的状况。”

韦志成在《语文教学通讯》92年5、6期上发表《科学化、现代化、中国化》一文,呼吁“要从哲学上研究语文教育。”提出“哲学-----教育哲学------语文教育哲学,是语文教育理论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

这是实践的必然反映,也是理论发展的重要契机。

马克思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乔治·F· 奈勒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

哲学,是智慧之学,用哲学的眼光审视语文教育,必然能够使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教育基础理论的发展为语文教育的哲学研究提出了理论基础。近年来,教育理论研究向着纵深发展,教育理论内部不断分化,新学科纷纷产生,一改过去一门教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  教育文化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纷纷创立。有的学科以基本成型或初现雏形。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在我国以有几十年的历史,从二十年代第一部专著问世,到今天框架体系的基本形成,标志着教育哲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为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

语文教育理论本身的发展,也为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往,在语文教育理论中,教学论一花独放,人们将语文教学法或教材教法当作全部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语文教育实践的发展,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发现:语文教育是一个广阔的领域,教学法之外尚有一片宽广的空间还是理论上的不毛之处。于是,人们纷纷将眼光投向这片荒芜之地,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新的学科相继产生。到目前为止,语文教育理论内部,语文教育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学法论、语文教育心理学、写作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师能力学、语文教育美学、语文教育教书学等学科有的已基本建立起学科体系,有的也正在搭架之中。这些学生的创立,既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育理论宝库,给语文教育实践以有力指导;也给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语文教育哲学,作为语文教育理论中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其它分支学科为基础,如果说,其它分支学科是皇冠,语文教育哲学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使皇冠熠熠生辉。

语文教育哲学能否在语文教育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

毛主席说:“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一门科学的对象。”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语文教育领域中的“特殊矛盾性”,它是语文教育哲学区别于语文教育理论中任何一门分支学科的主要根据。那么,这个“特殊矛盾性”是什么呢?是语文教育领域中思维与存在(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研究对象的确立,是以哲学研究对象为基础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育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它正以它所特有的魅力“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有识之士,都在这片广阔天地辛勤开拓,精耕细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创立了许多分支学科。尽管尚有荒芜之地急需开垦,但它不是哲学的目标,而是其它分之学科进军的领域。象语文教师人才的成长,应由语文教师人才学研究;阅读教学的规律。应由阅读教学去研究。各个具体的领域,要由具体学科去研究。但是,各门分支学科,其理论的客观性如何,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育的实际?这就需要进行研究了。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它虽然也有与其它分支学科相一致的地方,但研究的侧重点绝不相同。比如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语文教学论主要研究有哪些性质,语文教育哲学则研究语文教育所揭示的那些性质的客观性、真理性,考察这些观点与语文学科的实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观点的实际价值。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语文教育哲学刍议》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