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回眸的一瞥───一一位独立的编外语文工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阅读:100次]

最是那回眸的一瞥───一一位独立的编外语文工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的文章。
正文:


 林安福
夏去秋至,细雨霏霏,转而雨过晴明,使人顿觉自然界的秋天是那么天朗气清,日色晶明,人生也时交深秋,几多感触,几多回味,再回首展读曾经教学过的秋的华美诗章──《故都的秋》,最是那回眸的一瞥,自然又品读出一些与前不同的“滋味”来。
(一)《故都的秋》之“情”
捧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不由人不深深陶醉在文章情景交融、形神契合的诗情画意之中。这篇文章的情与景,正如别林斯基所论述道:“一切内在因素深刻地渗入外在因素,以致这两方面──内在的和外在的──彼此不分,在直接的融合中呈现为一种确定的、自成一体的现实──事件。这儿看不见诗人(按指叙事类文学的作者);一个造型明确的世界自己发展着,诗人仿佛只单纯地讲述那自动完成的一切。”别林斯基在这里透辟地指出了包括散文在内的叙事文学作品“再现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创作主体和生活客体在作品中的呈现。关于散文中的情,我们用郁达夫自己的话来说即是“悲怀伤感,绝不是一个人的固有私情,照托尔斯泰的艺术论看来,则感情的渲染传流,却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达夫选集•序文》)纵观郁达夫的散文,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诚如斯言,郁达夫《故都的秋》从始至终从胸腔流溢而出贯注在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对故都灼热、真挚、充沛而又不乏感伤、悲凉的热爱之情,这种感情有别于作者前期作品“心肝吐尽无余事,无事不可对人言”的直露、热情、坦率,自始自终带着他自诩为“零余者”的伤感、彷徨的情感,带着他避祸“中央帝党”实行文化围剿通缉他而隐遁家乡的一腔落寞、苦闷、忧郁、愤懑之情,甚或不离他“凄清的孤单”中那浓重的感伤情绪,大而言之在于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我们从他《还乡记》、《还乡后记》回国后在途中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叙中可以看到,一个久别祖国的爱国者,回国后看到久久思念的祖国仍然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其希望之破灭后凄凉的心情,而离开故都十年后的郁达夫,故地重游,人世沧桑,纵有故都之秋秀美的自然风光,到底掩不住日寇入侵、民族蒙难、社会黑暗、政局险恶、官僚污秽这种种交汇、投射于郁达夫心中那挥之不去的悒郁和悲凉。小而言之,他幼年丧父,留学饱受屈辱、歧视,回国从事文化活动又遭通缉,举家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如此个人、家庭的不幸,个人性格的忧郁气质,个人所受传统“隐逸”,“伤秋”情结的影响,个人形成的“静的文学”的审美倾向,以如此之心境,如此之思想情感去观察、感受北国之秋,“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再形之于文,郁达夫笔下的美好故都自然会蒙上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几许冷色。分析郁达夫写作本文思想感情的产生,表达的“三部曲”,这即一是我国诗歌传统理论的(先情后景)“缘情于景”;二是创作主体附情(思想感情)于景物之上,观照景物继而又激发出情(主观感受),这即是我们常说的(先景后情)“触景生情”、“即景生情”;三是如此创作主体和生活客体相互对接、激荡、整合一番,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景合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文同源,诗文同理,藉如此,瑧至中国诗歌最高境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的诗意散文产生。我们说《故都的秋》是诗,道理也正在于此。我们常说的“情”,具体言指情感,情操,情致,情绪,情味,情趣,情怀,情调,情韵,品味好的文章无不显露出作者的情感,表现出作者的情操,激荡着作者的情绪,体现出作者的情味,表露出作者的情趣,坦现出作者的情怀,隐显出作者的情调,凸现出作者的情韵,但往往就一般而言,把“情”总括为“情感”,即思想感情。文章中这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常常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直接抒情,文章以议论的方式直抒胸臆;一是间接抒情,笔端常带感情,寄寓于写人记事绘景之中,以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出现。如果说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把思想感情隐藏得很深,寓情于景间接抒情的话,那么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开篇结尾处就是直接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中间部分即景而间接抒情了。
(二)《故都的秋》之“神”
散文的“形和神”的定义和关系一直是散文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形与神”,范昌灼在他的《散文创作论》中界说道:散文所指的“神”即客观事体的气质、性状、内在精神,亦即内质。“形”即客观事物的外表、外部形态。后来高一(下)语文教材专篇“散文的形和神”的散文基础知识中,书上的界说是:“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形”指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得怎样。前者的“神”指客体而言,后者的“神”指主体而言,但这二者常常交互有之,紧密不可分。好的散文一非现象罗列,二非只写表象,三非只求其肖,而重在妙在传神写照,即艺术地再现了客观自然美,又侧重于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独到的感受,《故都的秋》亦即这样传神写照,形神契合的诗意散文。郁达夫在文章中挥写出饱蘸主观色彩情愫的“神韵”道───“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神来之笔,真称得上“形散神聚”四个字。一道电光,使通篇文字带电,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即是郁达夫的文中所指品出的“秋味”、“深味”、“回味”、“有味”,也即文章中的“神韵”,或通常我们称为的“韵致”、“风神”、“神采”。“清、静”二字高度凝炼,我理解的“清”即为“清丽”、“清幽”、“冷清”、“凄清”,“静”为“宁静”、“静寂”、“幽静”,这既是客体事物内质的反映,也是主体感情的写照。“悲凉”则专指主观感受,“清、静、悲凉”通贯全篇,不唯只言片语,也不仅指一物一景。我们看郁达夫在本文前所写的《青烟》一文,整个意境凄清、幽深,弥漫着绿水似的青烟,色泽和谐,统一。通过烘托这种悲凉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作为“零余者”的空虚、悲凉的心境。《立秋之夜》则写两个失业知识分子于风卷黄沙的立秋之夜徘徊于三岔路口的凄凉情景,通过这一意境的烘托表达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失业苦闷。再看一九三一年作者避居家乡所作《钓台的春昼》,作者写道:“双桨的摇响,到此似乎不敢放肆了,钩的一声过后,要好半天才来一个幽幽的回响,静,静,静,身边水上,山下岩头,只沉浸着太古的静,死灭的静,峡里连飞鸟的影子也看不见半只”。我们于作者渲染钓台幽静的氛围和意境中,不分明感受到作者寂寞、感伤而又愤懑的情绪。至于写于《故都的秋》同一时年的《半日的游程》、《方岩纪静》两文,作者富于神韵的“静”的描写于我们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外,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故都的秋》与前文一样的心境。细读《故都的秋》,可以说郁达夫独得的“清、静、悲凉”的神韵无处不在,我们不妨择出“清晨静观”和“都市闲人”两则图景来品味品味吧。“清晨静观”作者写“破屋”,立显皇城的破旧,写“牵牛花”,说配以冷色调的兰色、白色,予人感觉宁静,清新,清静,再说“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陪衬”。描摹出景物的衰败,在这样一种破旧、衰败、冷清的环境中,作者于皇城人海中,百无聊赖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的阳光”,或“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一个落寞孤独的“我”内心隐藏着何等的“悲凉”。再看作者写“秋风秋雨”和“都市闲人”,风是“凉风”,雨“息利索落下”,雨后踱出的“都市闲人”的话,一声叹息“唉”,深深的感喟“天可真凉了──”,进而回应“一层秋雨一层凉了!”且只谈天气,一语双关,不分明透过天气说出自然人生社会的感受。唯有这种“悲凉”是何等的力透纸背而撞击我们的心灵。如此,《故都的秋》形与神方才做到契合而不分离,交融而不反差。神通过形来具体表现,形通过神来高度统摄,神充溢、流注、贯穿于形的记叙描写之中。说到这里,我们再看看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如果说“形散神不散”和“形不散神不散”为散文形式的两大类型,那么我们不难看到《故都的秋》为我们提供了“形散神不散”的最好范式。据此,我们再从散文“形神”观的理论出发,又可以界定出本文的文眼来。何谓文眼?散文理论阐述“文眼”道:“文眼”也可以说是文章中最精辟、最传神的语句,是内容的“聚光点”,具有画龙点睛的效用和“牵一藤而半山动”的功能,它在文中以议论的形式出现,“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故都的秋》文中“特别清,特别静,特别的悲凉”就算是文眼最好的明证,抓住这个文眼,我们才算是打开这篇文章解读的锁钥。

[1] [2] [3]  下一页

如果觉得《最是那回眸的一瞥───一一位独立的编外语文工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