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提问艺术——《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听后随感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阅读:266次]

语文课的提问艺术——《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听后随感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的文章。
正文:


河北辛集市乒乓球体校   刘彦芬

今天,听了这样一节语文课,主要内容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前半部分,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生活的美好感情,并学习作者精彩的景物描写。

老师是这样讲的:第一步听读课文,并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那些景物?读完后有一学生回答:“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

“停”――老师说:“只回答有哪些景物,具体的景物!”学生愣了一下,竟然马上领会了老师的意思――尽管老师并没有说清楚他的要求,这“具体”二字也让人费解。

“有菜畦、皂荚树――”老师打断学生的回答,板书几种景物名称后,问道:“同学们,这些都是什么物体?”学生疑惑继而沉默。

“是植物还是动物?”老师启发道。“植物——”学生齐声说,回答的很齐很响亮。

“还写了什么?”

“蟋蟀、油伶――”

“这是?”

“动物――”学生又齐声回答,声音比刚才响多了。

“对,既有植物,又有动物。那么,同学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它们的?桑椹是――?”

“紫红的――”

“紫红是什么呢?”老师的讲课进入状态,紧接着问道,几个学生在低声回答什么,“是颜色”,“对,是颜色!黄蜂呢?黄蜂是什么样的?”

“肥胖—-”学生的声音又响了。

“‘肥胖’是写黄蜂的什么?”师满含期望地启发道。

“ 形态――”老师终于露出了满意笑容.”好,对极了.那么,你们再想想,文中对油蛉和蟋蟀的描写又是从哪入笔的呢?”

“声音---”

-接着老师又问了一连串的问题,诸如文段中的鸣蝉是写什么季节的景物?对叫天子的描写是动景还是静景?等等,学生此时是对答如流 。

在此基础之上,老师又问了:“那你们说作者都是从人的那些感觉出发写出来的呢?比如碧绿的菜气是作者看到的,是从视觉出发,那么光滑的石井栏呢?”

学生马上明白了老师的启发,师生齐声说“是摸到的,从触觉入手---”

籍此“活跃”的气氛,老师做了这部分的最后小结:“看,作者对百草园动植物的描写真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有,如此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文章能不美吗?!并且请同学们注意:不仅写作角度的变换值得我们品味,作者的句式、用词也很有特色呢, 比如: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老师终于讲完了,长舒了一口气,看着老师如释重负的神情,我真是深感同情。真累呀,这一堂课讲的可太辛苦了。老师依次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答案与问题环环相扣,密不透风,甚至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于是在一次次发问、诱导和一次次回答、纠正中,学生的自主思考都被老师的“循循善诱”给扼杀了。这“满堂问”比之“满堂灌”的教学简直是换汤不换药!

我深感语文教改的步履维艰。不能只改形式呀,形式永远要服务于宗旨。只有深刻地领会了教改的精神,才能彻底打破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做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现在,我们回味一下这堂课――学生是否体会到了作者那种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美好感情呢?文章对百草园的描写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学生感受到了吗?整堂课听下来,学生只是在回答老师一些散碎的问题,收获不过是知道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作层次、写作角度等等生硬的知识性问题――只能使信息畅的充其量是技巧,最高也就是能达到会做某些阅读题以应付考试而已,实际上,恰恰是这些问题肢解了一段美文,剪碎了一幅美妙得有声有色的图画。忽略了任何写作手法都是为手段而不是目的的实质性问题。我个人认为,这远不如一段配乐散文朗诵、不如在朗诵中的片刻遐想更给学生以陶冶。只有使感情通道畅达才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高峰体验,而决不是为了热闹。

当然,仅靠朗诵和遐想的确不够,我也并不反对提问式教学,恰恰相反,我认为,用问题去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体会课文,几乎是一种必须的教学手段,更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关键是怎样提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才能不流于形式,才能实现我们的教改精神,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关于第一点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已作细谈,在此不做赘述。这里只对第二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我觉得,课堂语文提出的问题无外乎三种:一是一目了然的问题,学生不启而发;二难易适度的问题,学生启而后发;三是难度大的问题,学生是启而不发。

第一种问题按道理来讲是没必要提问的,但是我们语文老师却经常不自觉的会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偶尔是难免的,甚至有时是必要的――强调呀或者过渡的需要等,但如果象上面这位老师提出太多这样的问题――诸如:“鸣蝉是什么季节出现的景物?”之类,连小学生也不用认真思考的问题,就会使学生陷于被动,无法突破老师的思维轨道,只能在老师画的圆里转圈,根本不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表面看起来,学生回答得又对又齐,其实呢是一种“假繁荣”、“假活跃”。我也有过这样的课例,以前没认识到其中的弊端,有时甚至感觉良好。以学生的角色,在听了几堂这样的课之后,我才深深感到了这热闹背后的空洞。所以,我们应力求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

第三种问题,是我们课堂上免不了遇到的麻烦,说麻烦是因为我们都害怕碰到它--尤其是讲公开课的时候。事实上,学生之所以启而不发,不一定是问题的本身难度大,很可能是我们的问题设计不科学,没有想学生想什么,只想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走。比如,这个老师手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比“菜畦、皂荚树”比更好吗?就因为不是老师心中设计的答案,就被一票否决了,居然还扣上了“不具体”的帽子,想来有点好笑,还有诸如:“它们是什么物体?紫红是什么?”等生硬的问题,毫无启发性可言,又怎能怪学生启而不发呢!当然这不过是个个例,因微见著,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此外,老师提问题的逻辑性、以及范围的宽窄、难易程度等都可能引出这个程咬金的杀出。对问题科学的设计是避免这种尴尬的上策,下面对第二种问题的阐述也许对您有点启发。 

第二种问题是难易适度的问题,应该也是比较科学的问题,所谓启而后发就是要学生抬起脚才可以摘到这个苹果。它不论大小不拘形式,共同的特点是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使学生思维活跃。在此例举几例如下:

(一) 钱梦龙老师的《驿路梨花》的开头一问“我们怎样来学这篇课文呢?我想请几位郎郎读课文,然后回答我,你喜欢这篇文吗?无论喜欢不喜欢,都要讲出道理来。”上海师大何以聪教授评论说,这个问题大得无边,答案可以五花八门,撒网容易收网难――而钱老师说,这正是他教学中自以为还差强人意的一招呢。好就好在答案可以五花八门,――这样,每个学生在一开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去感受作品,并且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那就容易激发学生生动的思想,唤起他们的真挚的感情。从对课文的理解来看,先让学生有个整体的、生动的感受,也是必要的――

我受此启发,在教《最后一课》时,放弃了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题归纳的旧模式,设计了小弗郎士是不是一个好学生?韩麦尔先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这样两个大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理由找根据――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个个有理有据,争得面红耳赤,引出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前后变化的原因,理解了失去国土对人心的震撼,自然而然就深入到了爱国这一主题上。化难为易,轻轻松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为自己能积极参与而兴奋不已。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语文课的提问艺术——《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听后随感》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