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语文教学设计[阅读:416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语文教学设计,本站还有更多关于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的文章。
正文:


一、导入新课
1、读下列诗词名句,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出示名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我们不难发现:以上诗句有的悲秋,有的颂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是啊,“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1、今天早上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
三、局部品读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3—11)
2、学生概括故都秋景图。
故都秋景图:庭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过渡:我们写景叙事常常追求“绘声绘色,声色并茂”,古人也说:“景物,声色而已。”
过渡:从声音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有味?
秋雨话凉图(6-10):
①作者是怎样评价北国秋雨的整体特点的?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②北国秋雨“奇”在何处?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相对于北京,咱们合肥也算是南方了,在描绘秋雨时,我们一般用个什么样的形容词?   
(绵绵)的秋雨——小、密、雨季长
B、声音“息列索落”(静;快,利索,不拖泥带水,清爽)
a、比较春雨“淅淅漓漓”“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太柔)
b、比较夏雨“淅沥哗啦”“噼里啪啦”(太猛)
④这幅画完了没有?还有“话凉”呢!既是话凉,重在声音,那声音的特点有哪些?
声调——缓慢悠闲 (a、老师拟北声,读出秋天的落寞感 b、学生齐读8段:先不拖长后才拖长,要夸张)
⑤想象这个人的形象补充没写出的部分 手(抱在胸前、放裤兜里)、肩(耸着)
小结画面:天空灰蒙蒙的,空气湿漉漉的,雨声息列索落,秋雨来去匆匆,在都市的斜桥影里,一二都市闲人,着青布单衣,咬长长烟管,抱着手耸着肩,有一搭没一搭地叹天气。
⑥这样的画面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悠闲、无聊、悲凉、寂寞)  
过渡:如果说刚才这幅画侧重从声音写景的话,那么另外哪一幅侧重从颜色写景?
5、小院赏秋图(3):
①勾划赏秋动作的词,它们传达出作者怎么的情绪?(看 听 细数 静对 可以看出悠闲、惬意的情绪)
②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因为蓝色或白色是冷色调,红色是暖色调
③蓝朵衬上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可以看出作者还有一种什么情绪?(忧郁、苍凉)
④给“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前加个定语来修饰它,使符合整段的感情基调。
四、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五幅画中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其他的景物,抓住其特征,按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说得快!看谁找得准!看谁找得新!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
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在都市闲人的互答声中。
同学们,把你们刚才的语言串缀起来已经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了。
五、深入探讨
1、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作者详写的这些景物都是随处可见的平常之景而非风景名胜,在这些平常之景里,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秋意,这说明北国的秋不但程度深,而且范围广,触目皆秋。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么?
对故都秋色的向往、眷念和赞美之情;落寞、孤独、忧伤之情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请先在第12段中找答案——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4、过渡:由此可见,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同学们找得很好,但还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还因为:特别的人生经历,特别的个人气质。
      郁达夫,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他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