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阅读:466次]

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的文章。
正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学已经将“实施素质教育”由空头口号转变为实际行动,切实加强了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我们在为这种转变欢呼叫好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谈论的、付诸实施较多的往往是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教育,人们对这些素质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心理素质教育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似乎心理素质不能和其他素质相提并论。有的教育者也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无关大局,关键是要抓好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甚至只是智力素质的培养。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施行原因

现在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辈、祖辈的过多的关心爱护,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优越,他们基本上是生活在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的环境当中,在祖、父辈们所布置好的道路上走下去,遇到挫折和经历磨练的机会越来越少。一旦他们的船在生活中遇到一点风浪,或考试成绩差、或与同学关系不和、或遭到老师的批评等,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因遭受挫折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事件已不再是新闻。这些事件的发生,与他们的心理素质差有很大关系。这些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不容忽视。这是原因之一。

其二,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异常心态,如自卑、胆怯、自私、虚荣、孤僻、嫉妒、任性、骄横、情绪抑郁、空虚。表现在学习、生活则是敏感、焦躁、胡乱猜测、烦恼、厌学、缺乏自信、恐惧考试、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甚至迁怒于人,人际关系不良等。而在现在的中学当中,能长期有效地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微乎其微。在某些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室等场所,也只是以备必需,并不能真正起到实际作用。即使有的学校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也只是在学生已经出现问题之后才进行一定的疏导,其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为什么不提前给学生以必要的教育,使他们能端正自己的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在生活中所能遇到的风风雨雨,而要等到发生问题之后再亡羊补牢呢?

第三,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和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而周到的培养和教育。素质教育的各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整体,素质教育中必然包含心理素质教育,否则,就不是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实施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即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培养,而且更应重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自信,乐观向上;同时要防止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善于解决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心理疾病,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的解释,心理健康可概括为知、情、意、行诸方面的健康状况,即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乐观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因此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科学化,要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时候,应本着对学生将来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根据、亲切真挚的教学态度、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同时能耐心而正确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摈弃那种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做法。应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心理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容不得半点虚假。

(二)服务性原则。

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学生将来的成人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的原则。正如某位心理学家所说:“心理素质教育不是说教,是参与;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批评,是疏导;不是做作,是真诚;不是解答,是领悟;不是解决问题,是协助成长;不是表面屈从,是内心转变。”这段话十分鲜明地说明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工作原则。

(三)差别性原则。

各个学生因生活经历、心理压力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的心理素质也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在面对全体学生实行公正、公平的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差异,实施差别教育,对不同的心理素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谈心,个别辅导。对极个别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尤其应该高度重视,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疏通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微笑地面对前进路上的风风雨雨。
三、实施方法及策略

长期以来,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把政治思想与心理品质混同起来,把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道德问题、纪律问题、作风问题来处理,致使教育收不到预期效果,有时还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从心理上去了解学生,例如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形成独立的评价能力,但又未能摆脱单纯、幼稚的一面,并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由于独立性、自主性与幼稚性、盲目性jiao织在一起,许多心理矛盾、心理障碍由此产生。所以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具体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经常研究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一)开展心理卫生教育

心理卫生教育,就是以人的心理健康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方法,维护和发展青少年健康的心理,预防心理失衡,消除心理污染,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在心理卫生教育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使一切紧张、焦虑、忧郁、脆弱以及情绪不稳定,有孤独感等不良情绪有所减轻或消除。教师应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帮助学生消除因家庭、社会等因素所造成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学习、生活。

②重视发展个性的教育。这里所指的个性,是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他们各具特色的聪明才智。中学教育应引导学生的个性向着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群体的方向发展,这是个性教育的核心内容。

③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学校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文娱、体育、科技、旅游、参观访问等活动,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振奋精神,从而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④加强心理训练。加强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常在一些重大的、具有关键意义的场合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在重大的比赛、升学考试时,有些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出现怯场现象。心理训练首先要确定教育与训练的总目标和实施计划。心理教育与训练的成功关键在于内容和方法要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要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使他们自觉地针对自己的心理缺陷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