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文教学为写作奠基铺路

http://www.guanggao6.com 01-02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阅读:169次]

让课文教学为写作奠基铺路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的文章。
正文:



云南个旧二中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的题型比例与分数比例作过多次调整,但作文60分的地位从未动摇,充分体现了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中学应该看重作文训练,因为学生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
写作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立意、构思、材料、技巧等要素。有人认为,作文最重要的是要有材料,这固然没有错。没有材料,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多年批阅作文的经验让我感到,有的学生写作文时,材料是比较新颖、生动的,可因为不懂得提炼与挖掘,不善于谋篇布局,写出的作文总是千人一面,令人乏味;而有的学生,善于从材料中提炼新鲜的思想,又懂得谋篇布局,即使是一般的材料也能表现深远的立意,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巧妙立意与谋篇布局,是作文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我特别注意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引导。但每学期只有五个作文单元,平时学生学习时间紧,很能难再挤出时间作专题训练。有没有一举两得的方法呢?有。启发来源于一则新闻。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75周年校庆。书法家王冬龄用狂草书写庄子的《逍遥游》,大笔惊天,淋漓尽致地诠释了“逍遥游”的精髓。王冬龄的成功,在于两方面:1、他深刻地领悟了庄子高远的立意,因而能排除杂念全心投入。品性的高洁使作品立意的不同凡响。2、下笔时,他考虑的不是每个字的一笔一划,而是将整体布局与作品内涵和谐统一,即博大精深的作品底蕴与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这则新闻的启迪让人我悟到:作品如人品,人品修养与作文中的立意有很大关系;书法注重立意、构思与作文同出一理;课文既然可以成为书法创作的素材,也可成为作文训练的范文。基于以上的感悟,我明白了,一些学生作文时由于缺乏新鲜的思想,作文总是落入俗套,淡而无味,这跟他们修养不高,追求实际,充满功利的人生观有很大关系。再加上未能用心谋篇布局,有时甚至只是堆砌材料,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的佳作也就不奇怪。
明白了课文就是最现成的作文范例,对于那些立意与构思值得借鉴的课文,可充分利用它们来为写作奠基铺路,从而收到“一石二鸟”的功效。在教学庄子的《逍遥游》时,我把这种体会应用到教学中,布置预习时,让学生也以《逍遥游》为题,写一个作文提纲,通过列表,从立意、构思两方面与课文比较。上课时通过抽查了解学生写作情况,再通过课文的教学加以引导、借鉴。很多学生由于受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眼光短浅,立意低俗。一比较,课文的立意更显得深远,不同凡响,只有庄子这种跳出名利、荣辱、生死限制的古代大哲人才能表现得如此深刻。此时,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凝聚一股忘记世俗名利荣辱的真气,与古代智者的心灵产生碰撞,神思产生交融,去领悟课文立意的高远,去感受作者闪烁在字里行间的人格风貌、个性特征,去体会“逍遥游”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是庄子,也是我们期待的一个梦。虽然这个梦很难实现,但人不能没有这样的梦。如此,就能引导学生追求心灵和广博、远大,树立远大的理想,寻求做人的真谛,反映到作文中,自然会有高远的立意,宏大的境界。学生自然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作文的立意与自身的学识、修养、品性有直接的关系。当学生有意识地去提高学识、修养,文章自然会有创造性、独特性的内涵,个性便得到张扬,精神便能自由翱翔,能道他人之未道,从而发人深省,给人启迪。从构思的角度讲,《逍遥游》也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多数学生写的提纲反映出了一种模式:解释标题,阐述观点。课文构思则大开大合,匠心独具,别具一格,天马行空一般从反面论述开始,直到篇末才从正面摆出观点,使一篇短短的文章显得内容丰富,气度不凡。这个特点也只有在比较中才如此鲜明。学生们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比较,更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寻求到努力的方向。
再比如游记类文章的写作,相对来说学生较有兴趣。但谋篇布局往往走不出以往的框框,大多以游踪为线索,反映的是单一的线性的历时过程。立意也很浅薄,常常只会在写景后抒一点不疼不痒的“喜爱之情”。课文《虎丘记》,无论立意构思,都很有突破,很是值得借鉴。还是以对照法为主,可让学生找出自己以往的写景作文,学习时加以对照。课文的创造性、独特性就会轻松地“浮出水面”。从立意讲,课文把观照的焦点对准“人情”,写自己“以他人之乐为乐”的心情。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化观念,自我中心意识极强,注重物质的追求,很少有人会把他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并通过文章写出来。我们知道,只有精神的空间才是广博的、无限的,充满变幻的色彩、新鲜的气息。教师此时要善于引导学生,不要亟亟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要懂得追寻灵魂的饱满,跳出自我意识的限制,懂得关怀、协作、友爱、感激,心胸自然会开阔,眼光变得长远,一句话,懂得了“以他人之乐为乐”的真谛,就是精神境界的提高,作文的立意、境界自然就“水涨船高”。抒情时也就会流露动人的真情。课文的构思在比较中也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作者写的是六次浏览印象的叠加、提炼、综合,这种更高层次的空间浓缩,向过去的思维定势挑战,让学生走进游记文章构思的新天地,做到推陈出新。这样有目的的比较,课文教学为写作训练奠基铺路就落到了实处。
现代文同样具有为写作训练“奠基铺路”的作用。立意上给人启迪的如《我若为王》、《我与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为何而生》等等;构思方面富于独创性,启发性,可供借鉴的如《药》、《项链》、《门槛》、《三块钱国币》等。下面再以《我与地坛》为例谈谈课文的立意给予学生做人与作文的启示。有些学生作文写完了,自己究竟写了些什么都不清楚,老师发下来后,也只看一看分数,不重批语,主要原因是作文中没有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又是因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学生们忙于埋头读书,忙于考试,又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美好事物的感觉渐渐迟钝,他们更懂得关注切身的利益,对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的感受,成为他们成长中苍白的一页。《我与地坛》及类似的文章恰好为我们弥补了这一页。衰败的地坛中活跃着一群小生命,那些过路人都忽略了,作者站在一个特定的角度,不但发现它们的存在,而且从它们的生机勃勃悟到生命的可贵与美好,使“爱”这一主题表现得真实感人。当学生被作者的人格力量、作品的艺术魅力征服时,自然会感受到:一个有爱心的人,灵魂是高尚的、伟大、饱满的,情感的棱角是柔软的,反映到作文中,人们就能透过文字,读到他美好的内心。写作时能做到这一点,再普通的材料,也会使立意上一个台阶,不再浅薄、空泛。
教学实践不妨采用以下方法便能取得好的效果:1、刺激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鼓励他们勤写作;2、教学时用学生的习作(可以是提纲、片断、作文)与课文对照,在交相对比中课文的特点得到充分衬托而更加突出,学生的不足也更显眼,就能使学生“学,然后知自己写之不足”,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3、为了更好地借鉴那些“立意”、“构思”见长的文章,要善于从大处着手,高瞻远瞩,站在“篇”的高度,用“篇”的概念统领自己的教学,不必七零八落肢解课文。
我认为,只要学生的兴趣得到正面的、积极的刺激,他们就不会满足于那种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能以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学习中不断受到作家人品的感召,文品的熏陶以及独创性立意、构思的启迪,学识、能力、修养自然会日渐深厚与提高,就懂得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灵魂熔铸于作文中,也就能写出充分显示自己修养、品性的独特文章。这样,课文教学为写作奠基铺路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就会取得可喜的成效。

2004-6-15
工作单位:个旧二中
通讯地址:个旧二中高中语文组
电   话: 0873--2219537
如果觉得《让课文教学为写作奠基铺路》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