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引文”传递的思想情感信息──鲁迅作品六处引文浅析

http://www.guanggao6.com 09-12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阅读:412次]

把握“引文”传递的思想情感信息──鲁迅作品六处引文浅析为http://www.guanggao6.com整理发布,类型为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的文章。
正文:
    六、“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来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孔乙己》) 

    “多乎哉?不多也。”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在文中,孔乙己先在孩子们面前说出了一句大白话,可毕竟有失读书人的身份,马上跟出了一句文言文,实则是以文言文对前一句话的反注,同时,我们注意到字词对应关系,可以看到“我”对应着“君子”,同前文一样,一方面时时以读书人自居,炫耀学问,一方面以“君子”自比。这种引用,的确有着妙不可言的意味。 

    上述三处引文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作品的主题,有助于我们认识鲁迅先生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制度的态度。 

  

    综上所述,我认为上述引文并非作者“信”手拈来,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恰到好处的引用;透射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传递着不容忽视的信息,具有深刻的意蕴和情感。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有必要把它们的来龙去脉,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它们的深层底蕴对学生作出明确的诠解。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鲁迅先生作品的主题,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典藉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思维。 

    在拙文中,笔者列举了初中语文课本鲁迅作品里的六处引文,并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以期对作品中引文传导信息作用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是为幸。   

  

  

(《语文教学之友》1999年第五期)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武当路马家河路3号
电话:0719-8780582     电子信箱:zouliq@sina.com

              制作:邹立群
 

 

上一页  [1] [2] 

如果觉得《把握“引文”传递的思想情感信息──鲁迅作品六处引文浅析》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